当前,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与德尔塔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力和隐匿性更强,对防控提出更大挑战。“五一”假期期间,人员密集出行、流动增加、聚会聚餐机会增多,为巩固全市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市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继续做好健康防护,坚持非必须不出境、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有疫情报告地区,减少跨省、跨地区流动。

一、坚持落实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目前国内疫情点多面广,结合疫情现状,“五一”假期,公众应避免前往疫情流行及中高风险地区,特别是应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行。如果确需前往,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切实遵守当地测温、验码(健康码、行程码)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要注意错时错峰出行,乘坐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时遵守秩序和乘务人员的管理,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并妥善保存票据以便查询。要尽量少聚集、不扎堆,避免到空间密闭、通风较差的公共场所活动。如旅途过程中出现头痛、乏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干咳、发热等症状,应做好防范感染他人的措施,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并取消或中止旅行。并在返保后,及时主动向所在地社区(村)、单位报告,配合所在地社区、村委会落实相关防控措施。
“五一”期间,外出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讲究个人卫生。

二、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办法,有助于建立群体免疫屏障,降低感染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保护个人和家人的健康。请无接种禁忌症的人群尽快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种,完成全程接种且符合加强免疫人群尽快进行加强针的接种。
三、预防食物中毒
5月至10月是我国食物中毒高发时节。节假日期间外出就餐机会增加,食物中毒风险也相应增加。我国内地以微生物所致食物中毒最为多见,野生菌、野生植物等其他中毒也时有发生。食物中毒通常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腹痛以上、中腹部持续或者阵发性绞痛多见,呕吐物多为进食之食物;常先吐后泻。

主要预防措施:外出就餐时,应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未经消毒的奶;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
四、积极预防其他传染病发生

五一前后,是诺如病毒肠炎、手足口病的高发时节,对此类疾病也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预防诺如病毒肠炎:要注意经常洗手,尤其在如厕或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或加工食物前;不喝生水;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和未经消毒的奶,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不接触病人呕吐物和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环境。此外,诺如病毒感染者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和加工食物或陪护其他患者。
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手部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