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福集团整合自身在现代农业、康养旅游等领域资源,结合保定涞源良好营商环境、优渥的政策,全力为推动保定全面融入以北京为主导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大格局贡献力量。”5月28日,在全市农业产业系列项目集中开工暨涞源县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工仪式上,北京宏福集团董事局主席黄福水说。
保定涞源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是全市重点推进的都市农业项目,总投资预计50亿元,计划建设VENLO式现代智能温室,以及育种中心、包装物流中心、科研中心等周边配套。宏福产业园项目落户,可以引领带动全市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对全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4月29日,我市举行2022年第二批重点项目开工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际医疗基地系列项目云签约和集中开工活动,190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533.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25.4亿元。
2月21日,我市举行2022年第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共222项,涉及22个县(市、区)、开发区,总投资1371.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18.3亿元,开工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均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紧紧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决策要求,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迅速掀起众志成城抓项目、攻坚克难促发展的建设热潮,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好项目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到目前,先后组织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环城水系、高端装备制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际医疗基地、农业产业化项目等领域集中开工活动。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今年我市安排市以上重点项目599项,总投资5941.9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003亿元。市以上重点项目数量、新开工项目数量、在建项目计划投资、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8.6%、27%、42.7%、43.9%。其中,省重点在建项目80项,总投资969.6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43.2亿元。省重点在建项目数量、新开工项目数量、在建项目计划投资、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9.4%、41.4%、28.9%、95.6%。
1-5月份市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41.9亿元,占计划的44.1%;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229项,开工率90.9%。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5.3%,全省排名第三。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是实现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和“顶梁柱”,更是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金钥匙”和“定盘星”。今年市以上重点项目坚持以提高项目质量、提升项目效益为中心,产业层次、技术水平、集群效应、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提升,对全市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良好的项目建设大势,来自于领导的高度重视,来自于全市优化项目建设环境,来自于优质的服务保障。
紧紧围绕激情奋进“十四五”、再造一个新保定的工作主线,全市积极开展重点项目建设提质提效行动,深化“五个一”包联机制(建立一个项目、一名包联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建设时间表、一个责任方案),做到599项重点项目包联全覆盖、服务全周期。同时,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6部门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对市以上重点项目分县分包,实行台账管理,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问题,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全市扎实推进企业投资项目“代办制”、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各县(市、区)组织专门力量,点对点为各类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全面推行“不见面”审批,实现项目在线申报、在线审批、在线政策解答、在线评审等。进一步探索审批事项并联、“承诺制+容缺后补”审批、多评合一等方式,缩短办理时间,提高审批效率;不断完善园区设施,提升承载能力,今年以来,全市省级开发区在市政道路、排水、给水、供热、供电、通信、供气、宽带网络及有线电视和自然地貌平整等方面共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0余个,开发区平台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同时,强化项目清单管理,持续实施“项目清单、包联清单、问题清单、前期手续清单、用地保障清单、资金需求清单、环境监管清单”七个清单管理,将重点项目库、投资项目库、招商项目库三库连通,分区域、分平台、分行业逐项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路径,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优质服务。结合县(市、区)委书记动态考核月点评,创新重点项目建设考核机制,注重结果运用,建立以“考”促“建”机制;每月通报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竣工、前期手续办理、投资完成等情况,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跟踪,定期对账、交账;每季度组织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和观摩联查,营造比学赶超、增比进位、攻坚突破的浓厚氛围,调动了全市抓项目、促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促进重点项目早建设、早完工、早见效,全市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助推项目落地落实。深入开展“百行联千企”活动,全市293家银行支行包联5667家企业,各支行行长作为包联企业的“金融顾问”,及时为企业宣讲金融政策知识,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服务支持力度,帮助重点项目融资128.8亿元。全力协调我市重大项目争列国家和省清单,通过积极跑办,为环城水系等重点项目共争取国家用地指标13914亩。同时,利用本次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调整契机,向上级申请涉及调整基本农田项目6个,总用地规模3911亩;为大唐九期、唐县冀东水泥2个项目协调解决173万吨煤炭替代量指标,为徐水百度二期、定兴百度二期、满城英利年产5GW高效太阳能电池材料3个项目协调解决20万吨标煤能耗指标,有效保障了重大建设项目用能。
全市聚焦“7+18+N”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持续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效,一大批重点项目集中发力,长城汽车气动声学风洞试验室、建英佳体外诊断试剂等一批延链、补链项目加速布局,为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绽放新颜值、跑出加速度赋予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