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们交的钱可怎么办啊?” 近日,4名神色焦急的当事人来到保定市竞秀区人民法院。“大家别着急,和我说说怎么回事。”绿色窗口工作人员迎了上去说。
半小时后,4名当事人接受了诉前调解并与对方当事人达成了初步意见,工作人员将案件导入“冀时调”平台,由“多元调”志愿者团队律师对双方进行后续调解。
当事人张先生说:“我们都在某教育机构为孩子购买了幼儿英语课程,仅上了几节课,教育机构便说因经营不善倒闭,拒绝退还剩余课时费用,经多次沟通无效后,来到法院讨个说法。在法院绿色窗口,工作人员很耐心,为我们核实教育机构工商信息,查看工商登记存续状态,通过电话联系到教育机构法人,告知其妥善处理其他退费事宜,接下来还有‘多元调’的律师跟进调解,真是方便快捷,不用立案就能解决。”
这是发生在竞秀区人民法院绿色窗口的一幕,也是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让群众“少跑腿,多办事”,为群众办实事的展现。为丰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元”,今年6月份,竞秀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将律师事务所纳入本院“多元调”志愿团队,充分发挥律师志愿者专业性、公益性优势,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作为中立第三方主持调解,让当事人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争议。以“诉前调解+司法确认”“行业调解+司法确认”模式,为当事人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纠纷解决方式,打造服务群众的一面旗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据统计,自“多元调”引入律师志愿者以来,仅3个月时间,竞秀区人民法院诉调委派、委托律师调解227件,已结206件,调解成功率62.62%,诉前调解工作取得明显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