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邯郸市邱县获悉,当地一村民清理亲人遗物时,意外发现“昭义军平恩镇兵马使武戢”墓志,经专家鉴定为唐代元和元年所刻,距今已有1216年的历史。
据介绍,墓志为青石质,方形,由志盖和志石两部分组成。志盖为盝顶,顶面边长24厘米、底边长44厘米、厚7.5厘米。墓志阴刻楷书,字体带有行书笔意,个别点画尚有隶书遗痕,结体随性适意,富有变化,共计287个字。
墓志显示,“昭义军平恩镇兵马使武戢”为沛郡人,自幼喜欢玩剑弄马,诵读诗书,壮年参军,因军功被授予官职,后因时局动荡,或遇到祸事卒于元和元年(806年)六月,享年71岁。妻子李氏,儿子晟言,将其葬于今邱县邱城镇霍庄村桥西2公里河北岸。
据了解,兵马使一职为唐代中后期藩镇自置军队的统帅,职权尤重的称兵马大使、都知兵马使等。
邱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负责人张学燕认为,武戢墓志中有昭义军戍守、基层军职和内部军乱,以及平恩城历史地理的记述,为研究邱县地理、历史沿革有着重要意义,也为研究唐代地方藩镇与中央关系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