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尧在线→做唐县地区最有价值的网站
 
 
 
 
保府都市网logo
 
 
强化裁审衔接、优化诉调对接 “中国鞋都”走出劳动争议多元解纷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4-01-09 12:41 来源:温州日报
 
 

  日前,鹿城法院西郊法庭法官陈捷像往常一样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委员进行案件沟通。强化裁审衔接协作,是西郊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个缩影。

  鹿城区是“中国鞋都”的主阵地,为助力温州制鞋业精彩蝶变,西郊法庭立足劳动争议专业化审判,设立劳动诉讼专区,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劳动纠纷全流程治理模式,走出司法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子。

  2020年以来,西郊法庭共受理各类案件14128件,诉前化解8291件,诉前化解涉众型追索劳动报酬案件4574件,诉中调解撤诉2503件,调撤率76.4%。

  走实一步 寻求劳企关系更优解

  温州某制鞋公司受疫情影响经营状况不佳,将员工小林解雇,小林认为公司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将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公司支付二倍工资及补缴社会保险等。

  承办法官认为劳动争议诉讼周期长,诉讼过程也会消耗劳企双方较多的时间、精力,不利于小微企业发展,于是向双方释法说理、陈述利弊,最终实现互相谅解、相互退让,公司向小林支付工资等45000元并为其补缴社保。

  2023年5月,秉持“平衡保护、劳企共赢”初心,鹿城法院在西郊启动“劳动诉讼专区”,西郊法庭配套设置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构建立、审、执一体化模式、刑民行“三审合一”机制、案件繁简分流、数字化审判模式、“六方联动”机制、“法院+工会”诉调对接六大机制,已实质化解劳动争议773件,进入诉讼的不足三成。

  向前一步 实现调解效能更大化

  老李和小章均在某工地务工,包工头以自己是被执行人、账户冻结导致无法支付工资为由,未支付2人约定报酬,一同被拖欠工资的还有其余7人。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多次召集双方化解矛盾,最终确定施工单位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灵活将工程款“预先支付”。该方案妥善化解了两名原告及7名案外人的关联纠纷,老李和小章按时拿到了5000元和17874元报酬。

  工资事关农民工基本生活,西郊法庭协调辖区街道、综治办、劳动监察、司法所等职能部门发挥作用,运用“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模式按下解纷“加速键”,2023年1月至今,通过该方式诉前化解集体欠薪案件560件。

  多走一步 夯实法护营商更高效

  个别企业在发展阶段,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无意间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纠纷随之而来。

  西郊法庭紧扣“立足丰门街道、辐射西部全域”功能定位,协同区人社局、区总工会,以鞋都企业为受众,大力推广《用工风险法律提示书》《用工法律体检自查表》《用工法律体检报告》三张表格,定期召集鞋都各企业负责人开展座谈,听取并解决企业在合规用工中存在的现实困难,同时收集对三张表格的完善意见并加以及时调整,极大提高了当地企业用工合规性。

 
 
 
责任编辑:
水中鱼
更多
 
 
 
唐尧在线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唐尧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唐尧在线©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河北朔正律师事务所 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