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全球Hp感染率高达50%,典型症状包括上腹疼痛、饱胀、反酸、嗳气、口臭等,多于85%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或并发症。Hp感染与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感染Hp者有10%-20%的风险发展为消化性溃疡,有1%-2%的风险发展为胃癌。胃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常见病因,根除Hp感染可减轻胃黏膜炎症,促进溃疡愈合,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02
弹簧胃
“饿扁了”“吃撑了”是不少年轻人的饮食常态,这种饥一顿饱一顿的进食方式,使胃该休息时没休息,该运动时不运动,像弹簧一样被不断“挤压”——这样,你将收获一枚伸缩异常的“弹簧胃”。饿得太久,胃酸增多,会损害胃黏膜,导致胃黏膜糜烂,甚至胃溃疡;吃得过饱,会加重胃负担,导致胃下垂,出现消化不良。
03
烟酒胃
聚餐时,少不了以酒助兴,但酒精中的乙醇会对胃黏膜造成强烈的刺激,久之可使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发生胃炎、胃出血。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和其他化学物质,会刺激胃黏膜,使盐酸分泌增加,导致胃炎或溃疡的发生。
04
压力胃
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胃肠道是最能表达情绪的器官,长期处于紧张和压抑的状态,会引起神经调节紊乱,削弱胃黏膜保护屏障功能,造成胃功能受损,导致慢性胃病。中青年群体中,因精神压力大导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占绝大多数。
05
垃圾胃
大鱼大肉、油炸等高脂肪食物,会给胃造成巨大的消化负担,一旦消化不了,可能出现消化不良或胃食管反流。瑞典一项研究显示,食用过多加工的肉类食品,例如咸肉、香肠、熏肉,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06
熬夜胃
胃黏膜上皮细胞更新再生一般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的。经常熬夜,胃肠道得不到必要的休息,胃黏膜的修复能力就会受到影响。
07
药物胃
有些药物会直接或间接地损伤胃黏膜,引起炎症和溃疡。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药物,如果不经医嘱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对胃肠造成刺激、损伤,逐渐引起急性胃黏膜病变。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