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尧在线→做唐县地区最有价值的网站
 
 
 
 
保府都市网logo
 
 
“绑匪”来电要赎金 “儿子”发出求救声
 
发布时间:2023-10-20 11:34 来源:温州晚报
 
 

  “妈妈,救我!”温州市民傅女士一听到电话中儿子的声音顿时慌了,“绑匪”告诉她,不给赎金就不能保证她宝贝儿子的生命安全……近日,鹿城区公安分局绣山派出所接到傅女士的报警。

  “绑匪”来电要赎金

  她听到“儿子”的声音

  傅女士回忆,她接到一通电话,电话中的陌生男子说已经绑架了她的儿子,威胁她向对方提供的指定账户内交纳赎金。

  虽然被吓到了,但傅女士还并未完全相信对方所说。随后“绑匪”让她接听“儿子”说话,电话那头的的确确是“儿子”的声音,傅女士顿时慌了。

  当民警接到报警来到傅女士身边时,她整个人浑身不停地颤抖与对方在通话,“我卡里有36500元,可以马上转”。

  旁听的民警在听到“绑匪”一再催促傅女士转账,迅速判断傅女士极有可能是遭遇了电信诈骗,所谓“绑架”只是用来恐吓。

  民警连忙阻止傅女士汇款并告诉她,这起“绑架”很可能是“AI拟声”类诈骗,不要相信对方的任何说法。

  冷静下来的傅女士使用微信联系儿子,果然儿子正在正常上班,并没有发生任何事情。傅女士这下才彻底放下心来,因为高度紧张,这一放松就瘫坐在了地上。

  声音“谜团”被解开

  骗子用上“拟声”技术

  骗子打来的电话,让她“儿子”接的那个电话声音,听上去就是儿子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

  民警解释,这是骗子利用了“拟声”技术,早在3年前,东南亚上规模的电诈组织就标配了会“拟声”技术的技术组。

  从东南亚电诈窝点被解救回国的话务员小凡(化名)介绍,一些诈骗团伙会通过骚扰电话录音等手段来提取受害者声音。例如,冒充房产中介推销房产,骗子开头会问“请问你是某某某吗?”受害者要是回答“是我,你是谁?”那么骗子就成功提取到了声音信息,其中的“是我”甚至可以在后续针对其亲友的诈骗中直接使用。

  另外,骗子还可以通过收集头像和声音,制作10秒内的虚假小视频,“技术上支持直接跟诈骗对象视频通话,其实就是放假视频,一般会以当事人要开会、坐飞机等理由,说自己有急事只能说两句就挂断了。”

  被解救回来的人员说,就几秒时间的音视频,已经能迷惑很多人,他曾目睹有人用这种方式诈骗到好几十万元,现在利用AI技术,就更加逼真难以辨别了。

  此外,一些诈骗团伙在盗取受害者微信号后,便向其好友“借钱”,为取得对方信任,他们会转发之前的语音再设计骗取钱款。尽管微信没有语音转发功能,但他们通过提取语音文件或安装非官方版本(插件),实现语音转发。

  记者了解到,不法分子还可能对明星、专家、官员等音视频进行人工合成,假借其身份传播虚假消息,从而实现诈骗目的。

  反诈民警提醒

  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

  反诈民警介绍,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主要有“拟声”“换脸”两种手段,即通过模拟他人声音或形象骗取信任,进而诈骗钱财。不法分子通常先以“营销推广”“网店客服”“招聘兼职”“婚恋交友”等为借口,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联系消费者,采集发音、语句或面部信息。再利用AI“拟声”“换脸”等技术合成消费者虚假音频或视频、图像,以借钱、投资、紧急救助等借口诱导其亲友转账汇款,或提供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随后立即转移资金。

  民警称,面对自称“熟人”“领导”等通过社交软件、电话等以各种理由诱导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如可在沟通过程中提问仅双方知晓的问题,也可利用其他通讯方式或见面核实,或向对方的朋友、家人验明身份和情况。在无法确认对方身份时,应尽量避免转账操作。

  另外,市民也需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下载陌生软件、注册陌生平台或添加陌生好友,对个人社交账户的安全状况保持警惕。尽量避免在互联网过多暴露个人照片、声音、视频等信息,不要把身份证、银行卡照片等直接存放在手机内。

 
 
 
责任编辑:
水中鱼
更多
 
 
 
唐尧在线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唐尧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唐尧在线©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河北朔正律师事务所 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