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推进会议在北京召开,近视防控“温州经验”在会上推广。记者了解到,我市率全国之先将眼健康知识融入体育、科学等学科中,编写出三套《近视防控》教材。接下来,全市26所学校将试开近视防控课。
温州作为浙江省教育大市,现有中小学生和在园幼儿145万名,近视防控工作任务艰巨。自2018年率全国之先实施“明眸皓齿”工程以来,我市充分发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资源优势,开展中小学生近视普查,创新开发全国首个集“筛、防、控、诊、治”于一体的视力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截至目前,共完成10轮全市域、超百万学生视力普查工作,构建了“一生一档、档跟人走、不可修改”的视觉健康档案。同时,成立视力健康服务联盟,开设近视诊疗“绿色通道”,打造筛查—预警—诊疗等全闭环流程。
五年来,我市还投入校园视觉环境改造经费3.33亿元,完成教室灯光改造2.78万间,置换可调节课桌椅46.1万套,配置护眼交互式多媒体0.85万台。
市教育局有关人员表示,这两年最大的亮点是率全国之先将眼健康知识融入体育、科学等学科中,编写出三套《近视防控》教材,并成功纳入浙江省健康教育地方课程教材体系,“《近视防控》教材马上就要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了,第一批试用这个教材的学校已经确定,总共有26所。”
记者注意到,26所学校覆盖12个县(市、区),包括温州市实验小学、广场路小学、蒲鞋市小学、第二十七中学等。